您现在的位置:思想雕塑首页 >> 最新资讯
北京目前拥有2000余座城市雕塑,是全国城市雕塑最多、质量最高的城市。“树立精品意识、杜绝粗制滥造”是北京城市雕塑创作的首要原则。 2000年前后,城市雕塑在我国逐渐成熟,北京的一些小区里出现了大量未经审批的城市雕塑。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规划和审定,这些作品成为北京城市的疤痕。2002年前后,北京市就曾清理了30多件形象不美、内涵不深以及和周边环境不相称的城市雕塑。2004年,北京首次对全城的城市雕塑进行普查,随后在每座雕塑上都挂上牌子,记录了城市雕塑的名称、作者、材质、建成时间和备案号,以此采取跟踪管理。在此次普查中,有关部门筛选出了15座劣质城市雕塑予以拆除。此外,北京的城市雕塑管理专门机构——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还启动了关于劣质城市雕塑的举报机制,经审查后符合有关规定的一律拆除。 上海: 建造平台, 涵养城市雕塑 2005年11月11日,位于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的原上海十厂冷轧带钢厂,揭去红丝带之后,赫然变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这是上海雕塑委员会、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为了加强上海城市雕塑建设而专门打造的公共环境艺术机构。该建筑物主体建筑空间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当前我国最大的雕塑艺术中心。在筹划之初就定下目标: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打造成一个集展示、交流、制作、培训为一体的公益性对外开放的艺术平台,既能为世界各国雕塑家在上海进行雕塑创作和交流提供场所,也可以因地制宜地收集、储存一些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还担负引进国外先进雕塑制作艺术等职责。同时,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艺术气息,必然会提升市民对雕塑艺术的欣赏品味,促进本地雕塑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近年来,正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凭着自身高尚的艺术品味和长年不断的艺术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产生了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上海西区的文化焦点。 深圳:理念,随城市发展而转变 在深圳城市雕塑的发展中,流传着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1984年,深圳市政府请来了当代中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潘鹤教授,请他为深圳做一件雕塑,反映人们对建设深圳经济特区这一创举的理解。潘鹤教授选择了牛,深圳的建设者们像牛一样任劳任怨,为了挖掉穷根,在土地上辛勤地开垦。然而,一位负责财政审批的官员反对这件雕塑,他的理由是:建一个假牛居然比买一头真牛贵多了!克服种种困难后完成的《开荒牛》,其特定的内涵在深圳人心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如今,这头埋头奋进的牛,成了深圳城市的象征;深圳人也由此开始接受城市雕塑。 1998年,深圳市的园岭社区公共空间被改造成为街心花园,并计划在其间做一组平民形象的雕塑。以往的公共空间建设,都是规划师和设计师们给什么,居民就接受什么。但这次,建设单位提出了新口号:让社区居民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他们为此发放了近百张调查问卷,并由记者、设计师和雕塑家组成几个寻访小组,分别寻找这个城市中的清洁工、退休老人、教师、服务员、外来求职者、工人、政府官员等。寻访的结果,是雕塑家以十分真实的态度,用雕塑来反映和保留了这一个历史的片断。这就是雕塑作品——《深圳人的一天》。 青岛:引进学术机构,形成双赢 早在1997年,青岛就开始了对城市雕塑的分布进行规划,并建立了严格的“三项制度”,即招标制度、市民参与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严格把关,避免“雕塑垃圾”和浪费。2000年,青岛海滨雕塑院和雕塑艺术馆落成。然而, 由于企业经营不善,雕塑园、雕塑馆被长期荒置。 2011年,青岛市规划局正式接管雕塑园和雕塑馆,在复建过程中,青岛市有关部门加强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的沟通,最后成功达成合作关系:原青岛滨海雕塑院和雕塑馆分别更名为“中国雕塑院·青岛雕塑园”和“青岛中国雕塑馆”,还成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此举使城市雕塑建设与雕塑文化得到有机结合,既为青岛的城市雕塑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撑,又使城市雕塑得到更好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