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雕塑首页 >> 最新资讯
雕塑因为其工艺的复杂性,以及对各种材料的运用,一直被大家视为是创作难度较高的一门艺术。近日,当代艺术家张大力的个展《广场》在成都K空间开展,此次展览中,张大力使用“真人翻模”技术、用硅胶创作的人体雕塑,以及用鸽子标本制作的雕塑作品,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
现场
鸽子还原广场场景
“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网友当年描绘的梁朝伟的悠闲生活,其实也表现了大家对广场的一个印象——有人,有鸽子。而在张大力此次的个展《广场》中,他是真的还原了广场的这两大必备元素。
“头顶有鸽子在‘飞’,还有鸽子落在‘人’的肩上,真的像来到了广场一样。”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雕塑作品是一件件人体雕塑,“他们”有的站着,有的随意斜坐着,有的在两两交谈,而在“他们”的肩头,都有“鸽子”落在上面。而当你抬头往上看时,还能看到一只只“鸽子”在天空中悬挂着,就像在飞翔一样。这些“鸽子”形象非常逼真,一根根羽毛也清晰可见。
张大力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10件人体雕塑作品,都是他使用真人翻模制作的硅胶雕塑作品,而“鸽子”是委托一家公司用真正的鸽子制作的标本。展览策展人俞可介绍,展览一共展出了张大力的5幅蓝晒作品,8幅油画作品,以及10件雕塑作品,而记者数了一下,悬在空中的鸽子加上人体雕塑身上的鸽子,数量超过了50只。
回应
打破传统雕塑概念
用“真人翻模”和鸽子标本来做雕塑,这样是不是容易了?不少网友甚至认为,这样人人都可以来创作雕塑作品了。面对这种质疑,张大力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很多人对雕塑都形成了两个固定的概念,“大家都认为雕塑就一定是手工塑造的,同时必须是立体的。而我就是要打破这两个概念”。
张大力认为,“如果能用最简单的手法来表达最复杂的思想,这样就不简单”。“艺术作品就是要让观众看懂,能够把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思想传递给观众,而我使用了最简单的技术和方法来做了最直接的表达,这是一种技巧。”张大力认为,如果要把本来就很复杂的东西用更复杂的方法传递出来,并不意味着就是成功。“就好比三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这三个问题,他就是成功的哲学家”。
而在俞可看来,传统雕塑的概念在国际上早已经被颠覆。“比如杰夫·昆斯的雕塑作品,就是把陶艺玩具进行了放大,但他的作品在全世界都被认可。”俞可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有没有价值,要看他获得了哪些认可,“而张大力是一个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艺术家”。
99艺术网董事长杨凯则认为,张大力的雕塑采用了“极端现实主义”的理念,“在观众看来每个人物都是真实的,但其实并不是。张大力用了一种社会学的角度,尖锐的表达了对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的思考。”
幕后
翻模一次要4000元
真人翻模很简单?张大力表示,这种创作方式并不容易。“我是1999年开始使用真人翻模这个方法的,我觉得直接翻制更加简单,但却更加深刻。”张大力一开始只是翻制人头的部分,从2003年开始,他尝试翻制整个人体,“人体也是有‘表情’的,你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等等都会在你的身体上表现出来”。
但中国人对身体保守的观念让张大力的进展并不顺利。“想要说服一个人全身裸露的接受翻制,还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我就给他们钱,最开始是1500块钱一个人,就有人愿意来了。”张大力回忆:“有的人后来就想翻制两次,我说每个人只能做一个,有的人就把他们的亲戚或者同乡介绍过来,慢慢的人就多了。”张大力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雕塑作品都是在他工作室附近找的民工作为模特翻制的,“现在要付给每个人4000块钱才行”。
解决了模特问题,材料又成为了一大难题。“我尝试过玻璃钢、铝合金、青铜等各种材质,但这次的展览我觉得还是硅胶更加合适。”张大力从市场上买回了硅胶,开始做起了物理化学实验,“使用硅胶,就要求我要懂使用哪种固化剂,怎样的比例才合适,我还要研究化学知识,所以说其实真人翻模也并不容易”。
艺术家简介>
张大力,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